• 虚构故事集
  • Collected Fictions
  • 作者:Gordon Lish
  • 出版社代理人:OR Books
  • 出版时间:2010年6月
  • 页数:546
  • 已售版权:
  • 版权联系人:julia@peonyliteraryagency.com
内容介绍

“阅读(利什)的短篇如同在观赏一只拿去了表盘的钟表。”
——《纽约时报》
“利什那种类似施泰因或贝克特的笔触,让读者发现真正的过去与记忆中的过去是如此的截然不同。每一个可能的角度都已被他的文字充实起来……那些细节——难以忘怀的、滑稽可笑的、稀松平常的、引人扼腕的——构成了真正的生活。”
——《波士顿评论》
 
在美国文学界,有人对高登·利什推崇备至,有人对他敬而远之,但无论如何,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。在《绅士》杂志担任文学编辑时,人们称他为“故事队长”。随后,利什在著名的克诺夫(Knopf)出版社担任文学编辑期间,雷蒙德·卡佛等作家的作品经由他操笔改动后名扬美国文学界。作为一名编辑,他那毫无修饰且笔触残酷的留白风格获得了无数赞誉。而作为一名作家,他的作品也正逐渐被认可,进入了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列,其延续了20世纪的传统,也不失21世纪的时代感。《柯克思评论》评论道:“利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乔伊斯和贝克特,是当代最真实的现代主义者。”

这部短篇小说集总共有106篇,高登·利什还特意撰写了一篇前言,他还对之前的作品进行了专门的修改。他的作品总是先给人一种痛苦的悲苦之感,但随后又会让人感到出一种辛辣的滑稽。在这其间,这些文字的闪光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身上那种笨拙的人性。这些作品中没有英雄,主人公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,跌跌撞撞地走过自己的一生:这里有不中的丈夫、未尽到责任的父亲、不知停息的孩子,以及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。作品中对人生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茫然,笔触辛辣犀利,准确得近乎残忍。利什的语言读来未经修饰,但其中的文学技艺足以经受时间的考验。

 

作者简介:

gordon_lish001-web.jpeg高登·利什(Gordon Lish)

1934年生于美国纽约,他作为文学编辑帮助雷蒙德·卡佛、理查德·福特、唐·德里罗等人扬名美国文坛而被人们所熟知,但他也是一名短篇小说作家。

利什在大学里主修英语和德语,并深受当时新批评思潮的影响。提前拿到学位后,利什一边担任教职一边创办文学杂志,包括凯鲁亚克、阿伦·金斯堡等当时非常有名的作家都在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作品。1960年代,他与雷蒙德·卡佛结识,卡佛之前一直笔耕不辍,但苦于总是被退稿。经由利什的改动后,卡佛的作品随即在美国全国性刊物上发表。

1969年,他成为了《绅士》杂志的文学编辑,并回到纽约居住。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77年,在任期间,他致力于发表新作家的新作品,经由他手发表作品的作家包括卡佛、唐·德里罗、辛西娅·欧兹克、理查德·福特、雷诺兹·普莱斯等。也正是在这几年间,利什对作家创作完成的作品的大幅删改,直接导致了当时美国“极简主义”文学流行的局面。

利什对作品的删改幅度很大。以卡佛为例,利什经常删除掉原文一半以上的篇幅。对他的改动,作家的反应并不相同。卡佛等大多数作家都能接受他的改动,卡佛甚至还心怀感激,他说:“如果我在这世界上有任何立足之地,那也是利什给我的。”但并不是所有作家都能接受利什对自己作品的删改,唐·德里罗就曾经对利什的删改表达了强烈的抵触。对此做法,舆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,有的评论认为利什的删改明显提升了原文的层次,而一些作家和媒体认为,这是对作家和作品的不尊重。

离开《绅士》杂志后,利什进入美国著名的文学出版社克诺夫(Knopf)担任高级编辑,他也继续着与卡佛等作家合作,帮助他们在文学圈赢取声名。在此期间,他也开始出版自己的短篇作品。

除了担任编辑,利什还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开设创意写作班,参加过该课程的很多学生后来都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,还有一些学生在全美几所著名的学府里教授创意写作,传承利什的创作理念。因此,有评论家和研究学者认为,利什的创意写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文学的面貌,甚至有
学者称这些作家为“利什派”作家。近年来,有美国学者认为,从战后至今,美国文学迎来了一个“体系时代”(Program Era),即创意写作课程的设立及催生的诸多作家,进而影响了美国文学的发展进程。而高登·利什便在其中居于中心位置。
 
语录
“写出好作品的秘密在于说真话。”
“不是故事里发生了什么,而是故事对读者的心灵和思想产生了什么效果。”
“我不相信什么才华。我只相信毅力、实践、勤奋、刻苦、意志、意志、意志、欲望、欲望、欲望。”
“写作时绝不能诚挚——诚挚会扼杀写作。”
 
奖项
1984年欧·亨利奖
1984年古根海姆学者奖
2005年安提俄克评论奖